Robert Ezra Park and 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
Facebook :移民學通識講座(Migration Studies Lab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3299474933477/?hc_ref=ARQdkLp3LChkn-f2JgIH3mfhXk5NTTM7Tq3U6xJapeBUb20dFTlShlPLnZLC8HHsm8A
百年前,在美國都市社學會家Robert Ezra Park(1864-1944)寫作《移民報刊及其控制》(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的1920年代,美國本土有著43-44種的非英語語言。1900年以前,來自歐洲、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各種持有不同膚色的族裔,始在新興的美國城市裡匯集,形成不同人口性質的聚落。
我們須先了解1920年的美國發生哪些事。當年,美國本土有1052種族裔報刊,中文報僅佔其中的三、四種。1910-1930年代間,美國南方非裔族群開始北漂,尋求農業之外的其他發展可能。美國境內外遷徙的大規模波動,讓芝加哥在20世紀初即湧入200萬人口。不過,美國政府戰時呼籲下的愛國主義及各族平等的標語,無力延續到戰後。可見的是,戰後的日常生活與求職生涯中,都市裡的少數族裔及生存空間持續受到有形與無形的隔離,使得種族問題日益扭曲。1919年的芝加哥種族暴動說明這樣的悲劇。
當時的Park不以記者身分自滿。相反的,對時事深感無力的他,認為新聞無法提供對人類行為所造成的複雜問題提出解答(葉肅科,1993)。當他從德國念完博士後歸國,Park進入了剛果改革協會擔任幹部,研究黑人問題。而這些從19世紀後半葉、Thomas以降的芝加哥學派,以質性、量化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所探究的族裔貧民社區議題(如Louis Wirth)、青少年幫派問題(Federic Thrasher)等學者,與後來的Park等人,積極走向街頭、面對社會發展進程的實踐,是可聯想在一起的。
1919 Chicago Riots
一、為何要有移民報刊?
早在美國獨立前的1840年代,就有大量的日耳曼裔和斯堪地那維亞裔居民遷移美國,他們透過宗教與社群機構所相互聯繫、團結的報刊,開創美國移民報刊先鋒。至此,千里而來的小型移民族群,有些源自同鄉里、流域或區域,在美國複製他們母國的生活方式。然而,社群/區互助成為積極的需要:在教會、工會與學校內,報刊成為相互扶持的管道。同時,不少國家不鼓勵農民閱讀或思考,不少歐洲移民在母國是文盲,但為在美國得到與母國之間的情感/資訊上的連結,他們透過聽演講、讀報,或開始學習簡易文字,使得讀報量的人口(不同形式上)是激增的。
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隨著歐洲流亡知識份子增多,不同勞動權益或女性參政議題的「意見報」,數量開始增長。每期印有6000份、以捷克語發行的《女報》( Ženské listy)即是以女性擔任編輯、排版、印刷、發行,主張爭取女性參選權及改革職場心理等議題為己任。
Park認為,移民報刊保存了移民語言與生活規範,在不同宗教派別底下,維持嚴謹的道德生活。語言成了移民重要的文化資產,此讓人認為愛爾蘭語及立陶宛等語言的復興運動,源自美國這片象徵「自由」的大地所提供的涵養。而許多早期的少數族裔反對受美國「同化」,甚至有些移民領袖曾想把美國當作自己母國的海外拓殖區域,「共創」這個國家。
在美國的族裔社區裡,由於複製了母國的文化氛圍及母語習慣,人們相互以共通語言對話,難免假定了「美國」係由他/她自身種族的人群所構成;同樣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可能有這樣的幻想。後者認為有必要統一全美國的語言。
高深或文謅謅的報刊文字曾讓波蘭裔農民震怒。他們認為掏腰包買報紙,就是要搞懂上面的內容。消費者至上,主編們必須讓步,遠離母國的知識習癖。為了讓「廣大公眾」閱讀,本地方言、廉價的言情故事、警察和勞工消息、地方八卦等文字還得使用兩倍行距,以方便年齡不一的農民及村婦閱讀。
二、移民/工報刊是個好生意?
誠如今日匯款、包裹、通訊和百貨合而為一的跨國族裔企業公司,美國在百餘年前的移民報刊有許多船運廣告、移民銀行與報刊「共融/ 共榮」的現象。說的更精準些,許多報刊是船運廣告的延伸體,企業主只需要聘用幾位識字的人幫他們完成報刊編撰就行。
除此之外,務實或不實的農地拍賣、礦場徵工,甚至中國華人刊登賣月餅、中藥或處方藥治性病的廣告也會出現在移民報刊上。上頭還可見婚禮習俗代辦、母國衣帽、賀卡、印章、中古汽車、義大利乳酪、西班牙橄欖油,到各種專業者廣告(如醫生、律師、牧師等)和移民劇場等藝文消息,可謂琳琅滿目。
鄉村型與都會型移民報刊有不同特色。前言所述,鄉村農民仰賴教會公報與機關報,而只要識字或上過小學以上的人寧可去當教師、牧師,也不太願意成為報刊主編。偶爾的主題會有思鄉、從母國帶回的消息和奉勸子孫善加規範自己宗教道德的文章;大都會報刊的創立,必須滿足移工(migrant industrials)的求職需求。像美國西部的日本語報紙就提供了採礦、甜菜工廠、鐵路徵工和農民詩歌的投稿題材。
大量的移民報刊當然意味著高夭折率,迫使不同報刊找尋不同的生存術。機關報或教會報仍可透過群眾募資得以倖存;打著社會改革主義或激進的言論報往往短命,除非戰爭時期蒙受美國的敵對國家的暗地支持。商業性報紙除了有前述的企業共同體支持外,內容仍是得學學美國的「大眾」品味:煽情文章、多樣化廣告、女性時尚、政治八卦與體育新聞等。總之能生存最重要。
四、美國對移民報刊的限制:真有所謂的民主?
商業性移民報刊首要面對廣告公司的崛起。在大戰時期,紐約就有6、7間大型廣告公司,他們配合全國眾多的少數族裔報刊廣告通量,換言之,他們支配了報業的收入來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來自歐洲民族之間的不信任。只要稍微懂得離間與陰謀的敵對政府,善加利用移民報刊就能獲得相當大的助益。彼時在美國的德國特務,就曾控制報刊的導致德裔民族礦場罷工、縱火、引爆軍艦和杯葛運送戰時物資等績效。而奧地利政府也分化了美國的南斯拉夫族群和波蘭人之間的仇恨,意圖分而治之,各個擊破。敵對陣營深知,不須花大錢買通報刊企業,只要賄賂下標題的那些低階主編即可。
美國政府歷經「民主」、「自由」立國精神的極大輿論爭議後,頒布戰時的《間諜法》,目的在於抑止敵方滲透。美國郵政局和公共訊息委員會首當前鋒,所有的移民報紙都必須提供副本,讓郵政局的各族裔「閱讀志工」審查輿論內容;並規定任何一條提到美國或戰爭行為的報導,必須附上英文說明(而那些言論報必須全文附上英文譯本),它們本來就是觀察名單內的常客。有趣的是,被禁止郵寄的報紙數量並不多,而激進的移民報紙在戰時多了50種,不需廣告,顯然受到敵對國家的資金支持。
公共訊息委員會則使用「溫情」的「愛國」口語。著名的美國形象「山姆大叔」(Uncle Sam)的手指,指向移民/工,意圖動員移民和報業為「偉大的美國」效力,試從各族群的團體內部營造「愛國感」及「團結感」。美國政府進入移民報刊,從各種語言建構美國的美好形象:提供他們安全、工作、就業保障、習俗與法律諮詢等,「我們願意提供他們機會,讓他們學習英文」,並以美國為榮。此時,移民婦女與孩童也成為動員對象,她們能透過縫製戰爭衣物和學習英文,「參與」這場「光榮勝利」的過程。
而跨種族委員會是由美國商會過渡的機構,目的在於促使勞資理解對方的需求和愛國貢獻:為企業講解勞工權益及提供相關福利補救措施;為勞工講解企業制度和國家經濟不能沒有他們,總之,這也是要控制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在美國境內發生的危機預防術。
延伸閱讀
Chicago Riots 1919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tk8nr8IhI&t=72s
Chicago 1870-19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ShGlkxC74&t=951s
演講場次
26/ 5 /2018, 14:00-16:00於桃園望見書間
演講場次
26/ 5 /2018, 14:00-16:00於桃園望見書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