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之鞭:全球時代烏蘭巴托的城市發展願景(完)


6 假綠化:一則政治漫畫

圖片來源Unknown2016/4/19The ASEM Drama Directed by State Officials,

The UB Post.https://theubposts.com/the-asem-drama-directed-by-state-officials/

取用日期:2019/1/9


 



七、紓解之道?

   

    1998儘管蒙古「媒體法」(media law)解禁,各種出版、報紙、廣播與其他傳媒開始蓬勃發展,然部分市民及知識分子對此有所保留他們一來擔憂政黨、財團收編傾向影響閱聽認知Media Ownership Monitoring Mongolia, 2016/12/17二來媒體因提升相關稅制牽制有監督能力的輿論發展

    本節寫作材料烏蘭巴托郵報》(The UB Post)政論報導為主(表1)。筆者搜尋生態」、「綠化」與「縉紳化」英文關鍵字取得與之相關的文量共148篇,其中提出批判觀點的文章/政論僅六篇,皆發表於20164月至20177月(亦有不署名的文章)。這類文章的稀少,相當程度反映2017大選前後的高漲經濟民族主義風氣。當局為減少公民監督與保持政治利益順暢,實施嚴苛的媒體審查環境(Edwards, 2017/4/27)。

 

1 烏蘭巴托郵報》:「生態」、「綠化」、「縉紳化」報導資料

關鍵字/

發表時間

批判型政論/

總文量

主要內容

Eco

2016/3/31-2019/12/10

1/43

1.       反兒童暴力的遊戲場設計

2.       生態旅遊

3.       議會政令報告

4.       國際投資報導

5.       有機蒙古

6.       產業投資現況

7.       生態教育改革

8.       生態環境願景

Greening

2016/3/25-2019/12/17

 

4/104

1.       國際投資會議

2.       郊區改造願景

3.       亞洲開發銀行

4.       國際策略夥伴

5.       議會政令報告

6.       技術專家專訪

7.       生態基礎建設

8.       生態環境營造

9.       政治評論

Gentrification

2016/4/27

1/1

1.       政治評論

                                         總計6/ 148

資料來源The UB Posthttps://theubposts.com/

          作者製表/最後取用日期:2020319日。

 

其中三篇評論了企業、法令與政治利益輸送的曖昧關係,衍伸「公民監督責任」不足:一篇關於空汙情況未減,造成嬰孩死亡率升高該國留學生質疑烏市郊區基礎建設不足牧民普遍仍用煤礦生活恐與特定銀行、爐具、配電管線分配不均有關(Bayarsaikhan & Oyungerel, 2017/11/22﹔一篇反映蒙古礦業部門與國際企業合作,但國內缺乏足夠專業人才遑論正確決策能力(Unknown, 2017/7/18還有一篇抨擊礦業執證公司破壞水源,危害當地民生和牧草安全地方政府和法令卻無法就事問責(Bayarsaikhan, 2017/11/9)。

上述報導指出治理與法規的「灰色地帶」。無獨有偶,世也評價蒙古儘管於經濟改善和公共投資比例持續增長,實際狀況卻「效率低落」。世銀研究顯示蒙古缺乏完善考慮政策和施工項目的永續品管,貿然大量投資「偏離國家優先工程」項目加上缺乏檢驗和評估施工項目的明確指導,導致工程常有疏忽、期程延誤、超支成本、維護不足與資產劣化等問題(Baatarkhuu & Sanchez-Bender, 2018/11/6

蒙古政府認定「綠化」和「永續」定義,與市民理解部份有何偏差造成因素為何?本文已從外交政策及經濟民族主義角度切入繼續透過兩則案例,探討「烏蘭巴托式永續」與世銀評價的關聯:

    1烏市「家庭聯合醫院」(United Family Intermed Hospital)於20149月開業由法國Archetype Group公司營建。該公司兼掌管保時捷跑車中心開發工程。為打造符合「歐洲規格」的現代私人醫院,市府耗資10億元蒙幣(約38萬元美金),讓供應90個床位的院區,坐落蘇聯折衷主義建築群中,展現新興中產階級的「進步美學」。Butt批評:這種建築可能持續複製於未來建設上,都市地景恐將斷裂。更重要的與郊區不易得到基本醫療資源的70%貧窮人口相比,後者命運又該如何(2016/4/27)?

     220167月,烏市承辦第11屆「歐亞高峰會」(ASEM)。為了兩天會議,內閣決議動用外交預算的200億元蒙幣(約760萬元美金),並配合私人企業及特定銀行購置貴賓車與別墅區。這些銀行為飯店協會融資近十倍預算,來更新豪華商旅品質。即便當局對外宣稱這些車將會「為民而用」,但以大筆預算舉債增買汽車、拆除人行道、強制要求商店停業,將民眾趕到鄉村等行為引起公憤6。政論家Khaliun撰文抨擊:[1]

               當人們談論經濟危機時,他們應明白每個攤位和售貨亭背後都有很多人

   努力謀生。許多街道將修復,大量資金用來綠化,但樹木和植物會給

   外國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嗎?與其將數十億美元浪費在城市改造上,不如蓋

    一所新的婦幼醫院,對蒙古的未來會更好。2016/4/19

          蒙古政府與法國建商合作的私人醫院,不惜以高額社會成本造福少數中產階級,更優惠在「跑車中心開發案」上。市府對於郊區牧民經濟和基本醫療資源取得等問題持續漠視。就此,民眾不滿以「立足國際」至上卻又好大喜功的政府態度,不單挪用重資修整市容更以「綠化」手段驅逐市民另有所謀

市區公寓滯銷恐怕核心問題政評家Jargalsaikhan指出當建築公司同時兼營房地產,早已無法估算實際價值,甚至滿足市場需求﹔道路設施、排水系統、民生與教育設備缺乏,是造成滯銷的另一因素。自從民主黨政府宣佈低息抵押貸款計畫,先向成千上萬家庭以每年8%利率推銷缺乏良善規劃的公寓產品前者用繼續供應數千億美元貸款,支持國內建材製造業2016/5/2):

花了大量時間希望政府能幫助他們賣掉自己建造的空置公寓後,現在被

困在銀行角落裡。事實上,一到兩年內,銀行將別無選擇,只能以低於當

前市場價值40%的價格出售貸款建造的房屋。政府實施的5%住房抵押貸款

計畫正在增加債務,從長遠來看是不可持續的。ibid.

人們期望政商合營提供公共利益。然如Fainsten2008所言:實施大型營建計畫對公共及私人都有風險。他們仍以盈利為優先,不鼓勵創造都市性格(urbanity)。政府向民眾承諾公共利益意味同時重視營利環境與城市競爭力的營造Demberel訪談都市營建領域專家及行政官僚後彙整該市發展困境。其研究指出蒙古都市政策專家與官僚,即便缺乏都市更新的專業經驗,但大致同意該議題的重要:訪談者認知現有空間監管法令無法適應未來城市發展模式,有必要連結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共同努力。財政是另一問題。都市重建資金政策的立法目的,是確保行政機構找到有效財政方法以供應最大生產力。然而許多國際組織倡議的創新性永續價值、乃至居民可負擔能力或環境影響力等這些要素恐造成建設計畫利潤偏低。至此,建商與專家幕僚觀點難達一致2010: 80-82)。

近年「歷史事件」,為本文搭建出蒙古推行「草莽」、「投機」,又帶有「自我膨脹」的綠化政治其背後與Jargalsaikhan提及的地產滯銷因素有關

蒙古曾歷經共產時期的寡頭政治。這段歷史教訓,限縮當今總統左右政策的實權。為防總統取得更多介入權,有賴內閣(府)與國會黨團(會)權力的分配。「府會關係」如何互相搭配、協作,來維持國內政權的穩定?民主制度帶來喪失權力的「高層恐懼」心態:當不得不面對總統、總理、多元政黨國會體系的互動與張力時(王維芳,200964-65),實是畏懼政權移轉、左右共治模式、府會關係等變動,這才是政府的核心關注。

不穩定的民主政治與綠色城市發展有直接關聯為維持政權及城市稅基的穩定,「綠色需求」理想特質常淪為政治抉擇手段,思考連任比各種政策的技術成本和收益更為優先Kahn補充

這些問題對環境監管沒什麼幫助。由於存在搭便車的問題,關注環保問題的

候選人難從居民那裡收集大量政治捐款,相反,電廠、化工廠和其他企業

卻非常願意給反對監管的候選人提供資助,因為監管會降低他們的利益。

200779

綠色治理為政府帶來稅收、監管與區域規劃實權。當權者是否願意投入環境保護工作,取決於激勵程度及其能掌握多少資源而定(ibid., pp. 82-83)。開發中國家如何選定特定區域實現綠化,則與當地提供多少對政權有益條件有關,「哪些地方發生哪些活動的訊息非常少,對城市情況缺乏可靠和有效認識」(ibid., p. 97)。有報導指出:蒙古政府擬定與執行政策時主要考量的是政商融資效益影響並非如何促成公民參與收集意見。企業相對提供有效的「意見」和「實際價值」。當私有企業提供政治家獻金資助後者通常會在開發契約或礦產許可上給予回饋(Denyer, 2018/6/26)。

政商合作以維持政權,是不少國家常態。蒙古脈絡中,須加入貪汙政治傳統與畏懼外資斷援等問題,這兩者支持「高層恐懼」的治理結構:


集體貪汙的社會風氣


蒙古「買官」風氣濃厚人民的不滿反映於2017年大選的12萬張廢票上,這也撼動國際組織如世銀對該國的若干評價。從基層教師和醫療人員開始,乃至各機構公僕(如銀行、海關和移民署等)的賄賂行為,都源自低薪問題(White, 2010Quah, 2013)。即便蒙古政府2004年起逐步調升薪資比例,仍無法根除這種官僚作風Quah指出貪汙習慣恐源自傳統游牧社會「互惠」(reciprocity)或「以物易物」(以維持人際樞紐)的不良移植今日更與無效的反貪污懲戒機制及政治意志匱乏有關(2013: 415-424Jargalsaikhan控訴:當兩黨拼命砸錢、競爭「政黨大樓」樣貌和高度外,「難道沒看見蒙古子民根本不需黃金宮殿,而是需要醫院、小學和幼兒園」(2014: 81

 

外資不穩


外資於2011年起開始撤離與上述貪汙風氣、法令紊亂加上中國礦產需求降低期貨價格大跌等因素影響2016年蒙古政府未經投入永續建設項目的外資同意,逕自轉移到國內基礎設施和貸款抵押﹔該年6月國會大選前夕,政府將俄國礦產股份轉賣給蒙古商貿銀行(Trade and Development Bank of Mongolia這些不誠信的舉措撼動外資信任基礎Dierkes, 2016 Dec 31

        Jargalsaikhan提醒過度依賴礦業的單一經濟,恐沾染「荷蘭病」2014: 23-25礦業無法為全民帶來就業機會而政府僅考量自身利益,不把農牧產品改良和行銷視作優先投資(2014: 135)。令人反感的是,蒙古始終存在著喪失威信的官僚與法律,將原本應全額投入貿易或基礎建設的外資,一半分配到礦商手中﹔甚至將「習慣取得」的國際援助,轉移到「不智慧」的政府費用上,最終無法償還債務,低頭向財團請求豁免。對他言,城市發展藍圖充其量是「過寵國家」(spoiled country)的任性作為罷了(ibid., pp. 31-33

 

八、結論

 

        本文重省「民主蒙古」至今仍存的社會主義歷史債務,予以新脈絡,進而指出該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

中亞城市日益受到重視,但吾人不得輕忽其可能導向的不義危機。如Smith所述,新自由主義式的城市治理,在開發中國家帶有「收復失土」情緒由上而下「正當發展」舉措摻入暴力特態;CastellsHarvey等人已論及國家力量介入其中的模式以動人「勸善」修辭,包裝縝密計算後的政治投資、跨國資本和地產升值的熱情追求。

        不透明的空間決策過程,是許多亞洲城市崛起的鮮明特徵(Newman & Thornley, 2005: 315-323:上有國家力主導「經濟增長」的說詞營造,下到有限的公眾參與」,以滿足「公民監督」的最低限度。

營建計畫「藍圖」透過美好自然環境、文化節慶和建築遺產等,反覆雕琢出具有光輝的「競爭感」,讓城市變得魅力無比有利於出售或投資。這項「藍圖」實展現國家主導的企業力量,「使城市規劃看起來像經濟戰略的空間表現,與一種確保在城市中適用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工具」(ibid., pp. 323)。為避免困擾投資意願,政府得先將環境惡化、交通壅塞和非正式地景予以抹除。

        國族意識整合不曾脫離民主發展,前者往往是優先條件。此應證Lijphart的精闢見解:「一個多元社會無法維繫一個民主政府」(201121-23)。當蒙古追求「同質化」的政治發展脈絡時,維繫」與「民主」等詞成了新爭議當政府無力驅除源於自身歷史的體質缺陷,民主城市發展與正義何以平衡?恐怕是編織另一段政治神話的開始。

        最後,該國資訊不透明情況下,現有政評與文獻難見烏市政府與地產集團的互動模式,這是本文侷限。即便Nyambat2007)的研究是出於提供政府、商業組織投資轉型參照,他已為市中心及郊區做出清楚的地價分析排序值得後續研究者將更多「城市願景」和上位計劃進一步比對。



[1] 201816日搜尋該文時,尚保留作者名Khaliun2020322日再次搜尋時,該文已去除作者名。本文保留原作者名。




留言